English

播撒文明的种子 为了大地的希望

——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五年综述
2000-11-29 来源: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 黎 我有话说

近年来,由中宣部、中央文明办等十一部门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,在神州大地蓬勃展开。这股“下乡潮”犹如春天的暖流,流过高原、山寨、农舍、田间……,为亿万农民群众送去欢乐,送去知识,送去健康,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。实践证明,“三下乡”是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的生动体现,是增强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,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,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。

(一)

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,诞生于1995年10月。当时,中宣部、文化部、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发起了文化下乡活动,收到很好效果。1996年底,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》。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,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潮的到来,中宣部、科技部、文化部、农业部、卫生部等10部门把文化下乡进一步引向深入,联合发起并组织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。五年来,无论是大江南北,还是长城内外,到处可见城市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,果园农场,为农民提供服务的生动场面。“三下乡”为什么得以由点到线,由线到面的蓬勃发展,其主要原因是贯彻了党的根本宗旨,抓住了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薄弱环节。

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。“三下乡”活动,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的新生事物。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,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。但是,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,农村尤其不发达。没有亿万农民的小康,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。没有广大农村的现代化,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。农业进步的出路在科技,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,农民提高的根本在素质。“三下乡”活动,向广大乡村传播先进文化,普及科技知识,倡导文明生活,恰恰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,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,在满足亿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迫切要求中显示出勃勃生机。

(二)

“实干兴邦,空谈误国”。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问题,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,是“三下乡”活动最为响亮的口号之一。主办单位在活动一开始,就从实处着眼,从实事抓起,明确提出了要办的60件实事。随后,又出台了“三下乡”常下乡的45项措施。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了一批具有针对性、实效性的工程、项目、活动。江西向全社会承诺为农民办58件实事,湖南制定了扎实开展活动的61条办法,福建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确保“三下乡”常下乡的50项具体措施。重实际,办实事,求实效,一年更比一年实,成为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“三下乡”的大思路、新思路、好思路。

五年来,正是秉承这种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,“三下乡”活动为农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。据不完全统计,共送图书3亿多册,送戏下乡近700万场,电影下乡近2000万场;科技人员下乡600多万人次,举办科技培训班170多万场,2亿多农民参加了培训;下乡医疗队12万支,培训乡村医务人员400万人,给9000多万农民看了病,一大批农民在“三下乡”活动中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。事实表明,农民在娱乐中陶冶着高尚的情操,在咨询中明白着科技的威力,在防病治病中领会着健康的概念,在参与中享受着文明的果实。

(三)

“三下乡”活动千头万绪,要锦上添花,更要雪中送炭,帮最需要帮助的地区,帮最需要帮助的人。五年来,从中央有关部门到地方始终不渝地把“三下乡”活动的重点放在老、少、边、穷地区,精力尽可能多地往那儿投,物资尽可能多地往那儿送,人员尽可能多地往那儿下,设施尽可能多地往那儿建,信息尽可能多地往那儿传,使最贫弱的群体得到更大的帮助。社会主义、集体主义精神在这一实践中发扬光大。

人们不会忘记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过后,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文艺小分队到灾区广大农村进行演出,送去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慰问和关怀;组织科技小分队奔赴洪区,指导农村干部群众防洪排涝,修堤筑坝,选种育苗,尽快恢复生产,重建家园;组织医疗卫生小分队深入灾区的村村寨寨,家家户户,向农民传授防疫知识,消毒治病,送医送药,为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应有的努力。四川组织“巴山文化列车”,以“共和国不忘老区人民”为主题,跋山涉水2千多公里,深入到南充、达州、巴中等地进行了13场演出,观众达12万多人,受到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热烈欢迎。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在卫生下乡中,根据市扶贫办提供的名单,向贫困农牧民发放“医疗扶贫卡”,持卡者到医院就医减免费用,解决了许多贫困农牧民无钱就医的问题。

今年,党中央吹响了向西部进军的号角,“三下乡”立即行动,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西部,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,向西部倾斜。从中央文艺团体的慰问演出,到赠送万场电影下乡,从开行科普大篷车,到派出特色医疗小分队,都将为西部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送去新的欢乐,新的知识,新的服务,激发起他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与希望。

(四)

“你们什么时候再来?”每当下乡的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来到农村,都会遇到农民提出这样的问题。实践证明,靠组织几次集中活动,动员人员下乡几趟,送一些东西,是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科技卫生的渴望。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文化、科技、卫生水平,最终还取决于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。广大农村在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城市的文明成果的同时,急切地呼唤着知识更新、思想更新、观念更新的建设力量,与简单的给予相比,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。五年的“三下乡”实践已经把常下乡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,我们要继续在实践中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。

回顾历史,我们会惊喜地发现,各地各部门已经在建立下乡机制,推动“三下乡”常下乡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,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:河北省坚持“送”和“建”的结合,在“三下乡”中实施“小康文化工程”,投入很大力量,帮助农村建设文化科技卫生设施,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善;卫生部门从抓政策导向入手,规定城市医疗机构评审,要把支农情况作为重要内容,城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,必须有在县、乡医院工作半年到一年的经历;湖北省更是引进市场机制,走市场化的路子,他们组织企业开展送电影下乡,既满足了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,又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。

更令人欣慰的是,五年了,广大文化、科技、卫生工作者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当初的热情,下乡的队伍越来越壮大,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,城乡交流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入,从“最初的探望”到“经常的留守”,从“天女散花”到“对口帮扶”,从“给什么要什么”到“要什么给什么”,一种新型的下乡支农的机制,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、成长壮大。

(五)

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,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,农民整体素质的增强,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。五年来,之所以能够形成到农村去、赶乡镇集、走自然村、进万家门服务农村农民的“下乡潮”,与各方共同努力,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。“三下乡”活动一直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,不少部门和地方的主要负责人也关心指导这项工作。许多地方把这项活动作为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,形成了“主要领导负责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职能部门共同抓”的工作格局。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,各展其长,各负其责,各尽其职。“京九文化列车”、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”、“西北科普工程”、“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”、“婚育新风进万家”、“万村书库”等大型集中活动,都是各部门密切配合、共同努力的结果。许多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在下乡的过程中经受了锻炼,他们颇有感触地说,面对着农村缺文化、缺科技、缺卫生的困境,面对着农民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,感情受到触动,心灵得到净化,境界得到提高,感到农村是知识分子施展才能的大舞台。

五年来,“三下乡”已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“名牌”。今年,中宣部、中央文明办等11部委提出,要以江泽民总书记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为指导,在巩固成果、搞好延伸上下功夫,在提高水平、力求实效上作文章,推动城乡互动,协调发展,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。我们期待着今天播撒的文明种子,明天结出丰硕的果实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